• <tt id="yg2s4"></tt>
  • <samp id="yg2s4"><s id="yg2s4"></s></samp>
     

    深圳市建工白蟻防治有限公司

    深圳市白蟻防治中心


    服務熱線:0755-88831266

    白蟻防治

                  蟲害治理

                                 環境消毒

    執著專注 精益求精 一絲不茍 工匠精神



    國內外林木白蟻研究
    來源:深圳建工白蟻防治 深圳殺白蟻公司 深圳白蟻防治中心 | 作者:深圳建工白蟻防治 深圳市白蟻防治中心 深圳殺白蟻公司 | 發布時間: 2022-06-22 | 1423 次瀏覽 | 分享到:

    深圳白蟻消殺公司-國內外林木白蟻研究概述

      白蟻是最古老的社會性昆蟲,全世界已知2812600多種,隸屬于714亞科。截至2000年,我國已知白蟻444476種。白蟻個體雖小,但其危害卻幾乎涉及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從房屋建筑、堤壩水庫、通訊設備到交通工具和設施甚至活立木、農作物都是白蟻危害的對象。白蟻可謂人類的大敵,曾被國際昆蟲生理生態研究中心(IrPE)列為世界性五大害蟲之一。

    1 林木白蟻的危害

    在有害白蟻中,危害林木的主要是樹白蟻屬Glyptotermes、新白蟻屬Neotermes、原白蟻屬Hodotermopsis、散白蟻屬Reticuliterrnes、乳白蟻屬(家白蟻屬)Coptotermes、長鼻白蟻屬、木白蟻屬Stylotermes、土白蟻屬Odontotermes、大白蟻屬MacFotetTyles、象白蟻屬Nasutitermes、球白蟻屬Globitermes等,以土白蟻屬、大白蟻屬、乳白蟻屬、原白蟻屬、象白蟻屬等屬危害較重。

      白蟻對林木的危害主要包括對林業苗圃和幼林的蛀蝕,對園林、馬路行道和公園綠化樹木的侵襲以及對原始森林、果樹的破壞。不同種類的白蟻,對林木的危害情況不盡相同,但危害的后果都很嚴重。

      臺灣乳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以蛀食樹木的木質部為主,既能在樹干內部筑大型蟻巢,又能營巢于地下。受臺灣乳白蟻危害的樹木,枝葉萎黃,營養質地差,樹皮縫隙枝權斷面?,F蟻路、排泄物或分群孔等外露跡象。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fnosanus和黃翅大白蟻Macrotermes barneyi一般先危害樹干表皮、韌皮部,取食成圈狀,使樹木營養輸導組織遭到破壞,后期逐漸向木質部深入,通常黃翅大白蟻蛀蝕比黑翅土白蟻更深。苗木及幼樹被害后??菟?,成年樹木被害后造成營養不良,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嚴重的會導致枝葉枯黃甚至死亡。土垅大白蟻M.annandalei主要啃食幼苗或幼樹根部皮層,并常常將其地表下的根莖部咬斷,從而導致幼苗或幼樹死亡。

      白蟻對林木的危害特點之一是危害的廣泛性。

      據國內專業人員初步調查統計,白蟻可食害300余種樹木,其中受害較嚴重的主要有桉樹、銀杏、松、杉、楠木、黃檀、油桐、板栗、茶樹、桑、核桃、橡膠、垂柳、白楊、棕櫚、榕樹、梓樹、番石榴、木菠蘿、紫薇、參樹、桂花、柑橘、荔枝、龍眼、李、杏、桃、無花果、柚、芒果、八角等30多個樹種。在我國南方丘陵地區,杉木林基地的蟻害率可達40% 60% ;在南部非洲,白蟻危害造成的桉樹死亡率達30%50%,在津巴布韋的某些地區甚至達100% J。上述事實表明林木白蟻的危害具有普遍性和嚴重性,應引起各國林業部門的高度重視。白蟻危害林木的另一特點是危害的隱蔽性。通常受害相當嚴重時才為人們發現,同時受害程度也不易判斷。因此,對于林木白蟻種類、分布及危害的研究還應擴大調查面,包括調查點和危害對象。另外,應加強對林木白蟻生活習性及危害規律的研究。這樣才能更全面、更真實地反映林木白蟻的種類、分布及危害情況,以利于防治。

    2 國外林木白蟻研究概況

    白蟻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蟲,僅在南極洲沒有分布。有關白蟻的研究,從古至今一直吸引著國內外學者的興趣,各種研究成果不斷在世界各國雜志上發表,專職或兼職研究白蟻的機構或個人不斷涌現,可以說從總體來看世界范圍內白蟻研究領域是空前活躍的。但是,各國白蟻研究水平很不平衡,歐洲、北美、澳洲以及亞洲的部分國家研究相對全面、深入一些,而擁有將近一半已知白蟻種類的南美和非洲則相對薄弱。

    2.1 北美

    北美記載白蟻444種,其中散白蟻屬、麻頭砂白蟻Cryptotermes brevis和臺灣乳白蟻是主要危害種。Snyder,Light,Emerson,和Weesner是上世紀較早期北美極具影響力的白蟻專家。Su N.Y.則是上世紀90年代至今著名的白蟻研究專家,在白蟻生物學尤其是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美國有關媒體譽為“Sentricon誘餌系統之父”,是美國白蟻防治的“風云人物”。北美特別是美國的白蟻防治工作,不論是政策法規的制定還是白蟻防治新技術及新藥劑的研發都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但由于北美分布的白蟻種類對活立木危害相對較小,因此,其對林木白蟻的防治工作還未形成獨立的產業。

    2.2 歐洲

    歐洲白蟻種類不超過10種,主要是散白蟻。著名的白蟻研究者包括英國的Harris,SandsHickin,法國的GrasseNoirot,德國的Becker,意大利的Silvestri等。他們的研究內容涉及白蟻分類、生理、內部解剖、生物學、危害及防治等各個方面,但由于散白蟻在歐洲對森林的危害較小,因此并未見針對林木白蟻的專門研究。另據聯合國環境項目部(IEP)報道,歐洲分布的散白蟻對植物的危害常見于房屋建筑周圍種植的行道樹,目前主要應用引誘技術進行防治。

    2.3 澳洲

    澳洲白蟻種類豐富,已知超過種,其中約30種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主要是澳白蟻科以及堆砂白蟻屬Cryptotermes、異白蟻屬Heterotermes、乳白蟻屬和象白蟻屬。在澳洲各國中,澳大利亞的研究最為突出,該國的主要白蟻研究單位是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I )、林業部門研究所和部分高等院校。Hill,Gay,WatsonLenz分別是上世紀不同時期研究澳洲白蟻成績卓著的專家,研究內容涉及白蟻分類、生物學及防治等方面。目前澳大利亞的白蟻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施藥處理、物理屏障、使用餌劑、抗性材料以及生物防治等。在生物防治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已有1個綠僵菌菌株通過了防治地上白蟻的登記。近期,CSIRo林學與林產品部門的John French博士又開發了1種殺滅地下白蟻群體的引誘箱技術CSIRO Bait Box Technique),在澳大利亞迅速得到認可。澳大利亞森林面積較小,其中5O% 以上為桉樹疏林地,白蟻對森林的危害主要發生在這些桉樹林中,各種乳白蟻是最重要的危害種。目前除了采用上述白蟻防治方法以外,尚無針對桉樹林白蟻的特殊防治措施。

    2.4 亞洲

    亞洲白蟻多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在亞洲熱帶地區記載的白蟻屬約占全世界已知屬數的1/3。亞洲的白蟻研究始于日本。該國的白蟻學家Shiraki,OshimaHozawa等人以及白蟻對策協會等組織對日本危害嚴重的散白蟻、乳白蟻進行了全面研究,在本國乃至世界都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日本十分重視白蟻防治工作,在毒土處理、材料預防白蟻方面做得相當出色。印度在亞洲地區也是白蟻研究力量比較雄厚的。主要研究單位是全印的動物學調查(北部臺拉登工作站和東部加爾各答工作站)、林業研究所和新德里印度農業研究所。最著名的白蟻學家是Roonwal,其他比較知名的專家還有Chhotani.SenSamla,ThakurAgarwal等。此外,研究東南亞國家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以及南亞國家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國白蟻的論著也在上世紀6070年代相繼問世,為亞洲乃至世界白蟻學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在亞洲,遭受白蟻危害最為嚴重的林地集中在東南亞,主要危害種是曲顎乳白蟻Coptotermes curvignathus。它們不但危害病樹、傷樹和幼樹,還攻擊生長旺盛的成年樹;危害樹種范圍也很廣,甚至包括松樹等針葉樹。具體采用的防治方法對于人工經濟林來講主要有兩類,一是傳統的非化學方法,如栽種抗白蟻樹種、降低樹木機械損傷、移除白蟻巢、增加生物多樣性等;一是化學方法,主要包括土壤藥物處理、定植前樹苗藥物處理和引誘技術。對于原始林目前主要采取誘殺法。

    2.5 南美

    南美記載白蟻5科約400種,其白蟻研究多為區系調查和形態分類,研究者主要包括Silvestri,Holmgren,Emerson,Snyder,Araujo Fontes。這些學者的工作為南美白蟻學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從總體來看,其基礎研究仍相當不足,未被調查的國家和地區以及未被描述的白蟻種類還很多,存在大量的異名和錯誤鑒定,并且只有少數幾屬曾被認真地修訂過。此外,對于大多數白蟻種類的生物學、生態學了解也相當有限。

      南美洲的有害白蟻中,異白蟻屬、乳白蟻屬、象白蟻屬以及Cornitermes屬和Syntermes屬對林地危害最大,主要受害樹種為桉樹。防治措施主要是藥液浸根及設置藥土屏障,利用致病性真菌或將其與餌劑聯合使用也曾有過報道。

    2.6 非洲

    據報道,非洲已知白蟻7170屬種(其中77%的屬為非洲特有),而實際種類可能超過l 000種,主要分布于東非和西非。Sands曾對這兩個地區的白蟻進行過研究,其他多數學者的研究都集中在南部非洲或者南非。據Uys(2002)報道,南部非洲已發現白蟻554165種,其中的種類為南部非洲特有種。為南部非洲白蟻研究奠定基礎的是Coaton,他于1959 1982年調查了南部非洲的等翅目,采集33 400個蟻巢,并對其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區系分布和分類學研究。作為Coaton的合作者和助手,SheasbyRuelle也對南部非洲白蟻的分類學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Ruelle,Harris,Coaton,Nel,Duncan等人還對南部非洲重要的有害白蟻進行了生態學、行為學等方面的詳細研究。在南部非洲,危害森林的優勢種是白蟻科Termitidae大白蟻亞科Mactntermitinae的培菌白蟻類。受害嚴重的樹種主要有桉屬、金合歡屬和松屬。南部非洲的植物保護研究所(PPRI)、比勒陀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Pretoria)是主要的白蟻防治工作機構和科研機構,他們開展了大量林木白蟻防治技術的研究、推廣和應用工作,并已開始運用害蟲綜合治理的理念對林地進行科學管理,對林木白蟻進行防治處理。采取的主要策略有生態防蟻法,育苗階段的物理屏障和化學藥物屏障防蟻法等。此外,比勒陀利亞大學對白蟻生物防治的研究也已取得了一定突破。

      除了上述分別針對各大洲的白蟻研究以外,各國白蟻學家還積極將研究擴展到了世界范圍,其間產生了多部至今仍具重要參考價值的論著,主要包括Snyder(1949,1956,1961,1968)出版和發表的《世界白蟻目錄》以及3輯“世界白蟻文獻目錄”

      Harris(1971)從全球角度撰寫的《白蟻——識別與防治》;Hickin(1971)所著的《白蟻——一個世界性的問題》;Howse(1970)撰寫的《白蟻——社會行為的研究》;Krishna&Weesner(1969,1970)編輯的卷本《白蟻生物學》和Kofoid(1934)編輯的《白蟻和白蟻防治》。各國專家跨越國界的研究與合作對世界白蟻學的發展及白蟻的防治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 國內林木白蟻研究概況

    我國白蟻種類繁多,超過世界已知種類的1/6,全國有25個省、市、自治區有白蟻分布。因此,我國對于白蟻的研究早在20003000年前就有記載,至近、現代則更加深入細致,其中涉及到林木白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防治

    3.1.1 化學防治早在明末清初,我國民間便對白蟻的藥物防治有所了解,但多數來自生活經驗。20世紀30年代開始,尤其是建國后,我國的白蟻學研究和白蟻專項防治工作逐漸受到重視并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長江以南各省先后成立了各級白蟻防治機構,并涌現出了柳支英、蔡邦華、夏凱齡、陳寧生、李桂祥、李始美、戴自榮、高道蓉、李棟等一批白蟻防治專家。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白蟻防治技術和藥物篩選方面都有了長足發展,藥物品種和使用方法也有了很大改善。雖然很多早期的白蟻防治工作并非專門針對林木白蟻,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涉及到林木白蟻的防治或者對其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隨著近年白蟻對林業特別是對長江以南林區危害的日益普遍和嚴重,林木白蟻的防治逐漸得到林業部門以及白蟻研究者的關注。高步衢、孫蘊賢(1986)在其《林木病蟲害防治》一書中將白蟻作為一類重要的林業害蟲進行了防治方法的介紹;陳鑄堯等(1995)總結了我國林木白蟻發生危害的特點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對策;湯成如(1998)在其“林木白蟻防治”一文中詳細介紹了預防和滅治林木白蟻的幾種重要化學藥劑及其配方;傅碧峰、韋戈(2001)也對林木白蟻的危害與防治方法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和研究,其中提到了如何用藥物、用何種藥物保護幼樹的問題;郭建強等(2004)在總結我國林木白蟻防治技術時詳細分析了使用白蟻喜食的食料配以化學滅蟻藥劑誘殺山林白蟻的優缺點并對具有發展和應用前景的白蟻防治新藥物進行了展望。以上這些綜合性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從林木白蟻的種類、危害、生物學特性到預防、滅治的系統知識。此外,為尋求高效低毒殺滅林木白蟻的藥物而進行的篩選和林間防治藥效試驗也已展開。林樹青等(1991),林樹青通過室內外試驗探討了以中草藥誘餌殺滅臺灣乳白蟻和黑翅土白蟻的可行性;張心結(1995),雷朝亮等(1996),盧JllJfI(1997)研究了利用昆蟲生長調節劑防治白蟻的藥效;謝鳴榮等(1998)以自制的草藥煙劑對武漢大學樹木家白蟻的防治效果進行了測定,為尋找以亞砒酸為主的砷素劑和有機氯藥物的替代品做出了新的嘗試;朱建華等(2001)通過種殺白蟻藥劑或混配制劑對林木白蟻的林問防治試驗篩選出7種具較好效果的藥劑或混配劑。

      各地林業部門、高等院校和白蟻防治機構根據各自地區受害樹種、受害情況以及林木白蟻種類的不同,也進行了各有側重的白蟻防治研究。陜西省林業廳組成課題組歷時5年對圓唇散白蟻Reticuliter labralis的生物學特性、發生規律、綜合防治技術等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一整套適用于大面積綜合防治林木白蟻的措施,特別是在大面積活立木白蟻綜合防治技術研究方面有所創新。江西省建設廳在其印發的“江西省白蟻防治施工技術試行規程”中也提到了對樹木家白蟻、散白蟻及黑翅土白蟻進行藥物滅治的方法。廣西、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省對山林白蟻、園林樹木白蟻、古樹名木的白蟻防治也做了大量研究,其中涉及的樹種主要有桉樹、杉樹、桑樹、樟樹、板栗等。

      3.1.2 物理防治有關林木白蟻的物理防治方法目前在我國主要推行的是挖巢法,因而不斷發展和完善探測蟻巢的技術便成了物理方法防治白蟻的核心問題。我國研究者根據多年實踐摸索出多種行之有效的探巢方法,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根據白蟻活動的外露跡象或真菌指示物確定巢位。另一類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或利用生物物理學方法確定巢位。但以上這些研究尤其是生物物理學方法常常是用于確定堤壩白蟻巢位的,不能直接套用于林木白蟻。梁仕忠(2003)在科研結合生產的過程中,挖掘了大量蟻巢,發現了蟻巢定位的某些規律,為正確判定林木黑翅土白蟻巢位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根據和具體的定位方法。

      利用燈光誘殺白蟻有翅成蟲也是防治白蟻的一種途徑,但其局限性較大,只能作為林木白蟻防治的一種輔助手段。

      3.1.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敵控制白蟻在我國古籍中就有記載。至近現代,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增強,以生物防治手段控制白蟻的研究逐漸增多。馬廷明(1985)曾經對以螨類防治白蟻進行了初步研究;柴一秋(1995)選用蟲生真菌擬青霉、綠僵菌等12個菌株對家白蟻進行了室內致病性測試;陳紅梅對引用綠僵菌與球孢白僵菌防治樹木白蟻的可行性進行了探討。這些工作為今后林業生產中應用天敵防治白蟻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但由于其多為室內研究結果,要應用于實際生產仍需進一步研究。

      另外,除了微生物天敵,一些捕食性天敵對于白蟻的控制作用也不應忽視。

    3.2 形態分類學

    我國對白蟻種類的科學記載大致始于20世紀初,最早的50年主要由外國昆蟲分類學家在我國各地發表或記述一些種類。建國后。我國的白蟻分類學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蔡邦華、陳世鑲、尤其偉、陳寧生、平正明、夏凱齡、高道蓉、黃復生等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我國白蟻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經濟昆蟲志》第八冊等翅目專論、《中國動物志》昆蟲綱第十七卷等翅目專論相繼于1964年和2000年出版。結合白蟻分類學研究,我國白蟻形態學在近20年也有了很大發展。在此基礎上,分類方法也從宏觀到微觀逐漸多樣化。

      目前,我國已知危害林木的主要白蟻種類的形態、分布都已有詳細記載,為其他研究奠定了基礎。

    3.3 生物學特性

    白蟻營社會性生活且生活習性隱蔽,因而其生物學特性相當復雜和特殊。我國白蟻工作者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對我國有害白蟻常見種類的生物學特性有了比較詳細和清楚的了解。張楨祥(1956)、李始美(1958)、黃亮文等(1980,。1981)、黃亮文(1994)觀察并研究了家白蟻的生活習性規律;黃亮文、陳麗玲(1983,1984)在廣州、清遠等地室內外對臺灣乳白蟻進行了8 a的系列研究,終于在第8年培養出了首批有翅成蟲。劉源智等(1981)對黑翅土白蟻初期單腔巢群的建立進行了系統觀察;黃求應等(2005)通過觀察黑翅土白蟻的覓食行為,對黑翅土白蟻的食物選擇性做了研究。錢新武等(1978),梅向陽、吳維銘(1986),戴有林、戴理平(2000)先后對黃翅大白蟻的分飛情況做了研究;王建國等(1999),吳德龍等(1999)報道了黃翅大白蟻地面裸露采食習性并分析了引起該現象的外界因素。另外,陳鑄堯(1981)在其出版的《土棲白蟻》一書中還對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巢內各個品級進行了深入研究。以上這些工作均對有害白蟻防治具重要指導意義。

    4 討論

    綜觀國內外白蟻研究歷史可以看出,世界范圍內白蟻的研究正向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方向發展,但同時又是有所側重和不均衡的。所謂有所側重是就研究方向而言的,雖然白蟻研究從形態分類、區系調查、生物學及生態學、生理生化到防治等都有論著不斷發表,但防治仍是整個白蟻研究工作的重點和熱點,并且在防治研究中房屋建筑白蟻始終是最受關注的。所謂不均衡是就研究地域而言的,雖然白蟻在地球上分布于6大洲,但在擁有已知白蟻種類將近一半的非洲和南美洲,研究工作卻相對滯后于其他4大洲。

      就我國的研究情況來看,建國后特別是近十幾年以來,我國的白蟻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研究內容廣泛、全面,不少成果對指導實踐有重要意義。在防治方面,對替代藥劑的篩選和試驗幾乎涉及目前生產的有機磷、有機氯、昆蟲生長調節劑、白蟻信息素及中草藥等各類藥劑;在防治方法上也開始大膽探索各種物理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在形態分類方面發現了一批新種,各地進行了廣泛的白蟻種類調查和區系研究,更有用細胞、分子等先進研究手段論證分類科學性的成果。在生物學研究方面,主要白蟻種類的生物學特性有了比較全面的研究。但在以下幾方面還存在明顯不足:1)防治研究中對替代氯丹、滅蟻靈等的新藥劑進行的篩選與試驗不少,但主要是國外生產的產品,我國自主開發生產的新藥劑不多,重復研究現象較明顯。2)雖已開始逐漸重視林木白蟻的防治,但大多數防治方法和防治技術仍主要是針對堤壩白蟻、房屋建筑白蟻和電線電纜白蟻的。3)大多數研究成果推廣不夠。4)基礎研究多而如何產業化研究少,離實際應用尚有較大距離。5)對有害白蟻主要種類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比較零散,不夠全面和系統。

    5 對我國林木白蟻研究的幾點建議

    5.1 加強危害林木白蟻種類的生物學、生態學研究。

    5.2 積極探索和開發無公害的防治技術和低毒高效少污染的防治藥物。

    5.3 維護森林、苗圃等相對穩定的生態環境,加大林木白蟻生物防治的研究力度。

    5.4 制定相關的法規或標準,明確規定從林木白蟻的監測、預防到滅治的一整套技術、方法和指標,將林木白蟻的防治工作納入嚴密的管理法規和條例的監控之中。

    (轉載至中國森林病蟲 作者:柯云玲 田偉金 莊天勇 趙爽 王春曉 梁梅芳 廣東省昆蟲研究所

    国产精品免费拍拍1000部_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_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_午夜看一级特黄a大片
  • <tt id="yg2s4"></tt>
  • <samp id="yg2s4"><s id="yg2s4"></s></samp>